找到相关内容9880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 念

      无 念   /明法比丘   经典常说“分别”、“思惟”诸法,其实“不分别”、“不思惟”也是重要的修持方法。经中说:“欲,我知汝本,汝从分别生,我更不分别,汝复从谁生?”而修止禅、观禅时,把心安住在所缘对象,停止六根对六境的无限制飘泊、思虑。停止思虑,心中自然无念,所以无念可含摄在八正道的正念中。当然无念与无正念完全不同。   《相应部》〈六入处相应〉佛说:“不思量一切(六根.六境.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3952422.html
  • 慈愿

    灾厄。   上至有顶天,下至无间地狱,在整个铁围山中,所有在空中飞的有情,愿他们无嗔、无怨、无苦、无灾厄。   (明法比丘整理)   【 注 解 】   1. 阿阇梨:依止的老师。   2.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2152514.html
  • 见 法

      见 法   /明法比丘   见法是表示从名色法(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)见到诸法实相(无常、苦、无我),在经典上,见法者表达他们的悟境有雷同的定型法句:“所有集法(samudaya-dhammam因缘所生法),皆是灭法(nirodha-dhammamc坏灭法)。”“见法(ditthidhammo)、得法(pattadhammo)、知法(viditadhammo)、入法(pariyogalha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2252515.html
  • 由定生慧

    由定生慧   /明法比丘   浅定( 略加集中精神 )即可观察或思惟现象界的无常.苦.无我。也能浅尝四圣谛(苦、苦因、苦灭、苦灭之道)的法味。若波罗蜜成熟时,集中精神,再集中精神,在片刻可能就证悟圣果。   较深的定(靠近初禅)则能观察到粗糙的“色法”(物质现象)或“名法”(精神现象)的无常.苦.无我。依修法的次第,进一步观察究竟的色法与名法。什么是究竟的色法与名法?就是观察.分析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2352521.html
  • 谤 法

    谤 法  / 明法比丘  “诽谤”的意思是说人坏话。诽谤正法是用语言藐视、扭曲正确的真理。依经典的意思,不正确的传递佛法也算是谤法。谤法不只是不懂佛法所为,有时是学法者依自己的看法,把正法律(佛陀教法)看作非法律,把非正法律看作正法律。造成谤法大多由轻慢、不恭敬、无知开始发飙,执持邪见,将招感三恶道之果报。谤法者的心路历程如下:  1不恭敬→ 2远离善知识→ 3远离善法→4怠惰、放逸→ 5执持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5252584.html
  • 空五欲

    空五欲  /明法比丘  五种欲,指面对世间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所生起的情欲。即:一、色欲,谓爱染男女(物质的某种形态)及物质的种种形色。二、声欲,谓爱染男女声音、音乐、歌咏。三、香欲,谓爱染男女体味、物质诸香。四、味欲,谓爱染男女身体的味道及某些饮食味道。五、触欲,谓爱染男女身体软滑、暖凉等,及衣服、物质等种种好触。简单地说,即对物质的爱染、执取。轻的执取,是生起欲望之后即刻消灭;重的执取,则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5352588.html
  • 出三界

    出三界  /明法比丘  三界指众生所居的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三界是苦界、苦海。出三界指出离众生的生存界,抵达涅槃界,出三界是离苦界、抵寂静界。三界是:一、欲界,此界众生具有淫欲、爱欲、饮食欲、物质拥有欲等有情所居的世界。此界包括六欲天界、人界、畜生界、阿修罗界、饿鬼界、地狱界。二、色界,此界众生具有微细物质有情所居的世界。色界众生无男女色法,无淫欲、食欲,此界皆由临终时入禅定而化生,依禅定的深浅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5452589.html
  • 善知识的话

    善知识的话 /Ajaan Buddhadasa(佛使比丘)   什么是“精神的疾病”呢?它的细菌寄生在“我们”和“我们所有”、“我”和“我所有”的感觉上,而且片刻不离此心。心中的细菌首先发展成“我”和“我所有”的感觉,然后在自我中心的作用下,变成贪、嗔、痴,替自己和别人带来烦恼。这些都是精神疾病的病症。为了方便记忆起见,也许可以称之为“我”和“我所有”的疾病。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“我...

    佛使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4853191.html
  • 佛陀的遗教是什么

    佛陀的遗教是什么佛史比丘   众所皆知,遗言就是一个人临终前所交待的话。佛陀临入灭时,说出最后遗言:“一切因缘和合法,必定败坏,大家应自精勤,不要放逸!”  所有事物只是不断地迁流,一切皆空。所有...的精髓就会消失。”(《泰本巴利藏》第16册,311页)  这很像古代陀舍罗诃国王代代相传的鼓,当它渐渐磨损、毁坏,长期一次次被补缀整修,直到最后全由新的材料组成,它真正的实质就消失殆尽了!  当比丘...

    佛史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1753706.html
  • 四沙门果的根

      四沙门果的根   法增比丘   佛道修行圣者须断除三结(八十八使),证得预流果;随著烦恼的渐次減少,而后得二果(一来果)、三果(不还果)、乃至阿罗汉果。從预流果到阿罗汉果,一般上称为四沙门果...   5.慧根。   6.舍受根。   7.意根。   8.已知根。(出世间的四谛法)   不还果道的圣者必须园满培育发展这些根。   法增比丘整理,台北。27/10/2008   愿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685058.html